
本指南以清單式呈現,從川菜到日韓融合、火鍋放題與小酒館,都有涵蓋。每家店我們會附上必點推薦、地點與電話,並分享實地踩點的點菜策略與時間建議。
我們以「路線感」規劃,同區域串聯多家吃喝點,方便你用步行完成半日或整日行程。若重視性價比或訂位,我們也提供午市、晚市與宵夜的最佳時段提示,和實用的訂位備案。
跟著我們的步調走,你會發現銅鑼灣不只是購物街,而是一段好吃又能走路消化的在地美食旅程。
銅鑼灣美食地圖總覽(present):如何用這篇清單快速找店
依預算、口味、時段快速篩選
午市想快狠準,晚市宜小酌放鬆,宵夜則以暖胃為主。我們在各家標註適合到訪時段與大致營業時間,讓你排得明白。
地標分區導航
以地標找店最省時:利園區偏精緻中菜與淮揚,希慎廣場偏都會餐酒,登龍街集合創新菜色,世貿中心周邊選擇多樣。
- 人均篩選:午餐優先商業午餐或定食;晚餐看套餐、放題是否划算。
- 行程建議:採「一主一副」—主餐外加步行10分鐘內的甜點或酒吧,節奏更好。
- 時間有限時,鎖定同棟或相鄰商場,省去找路時間與候位不安。
| 分區 | 主力風格 | 適合時段 |
|---|---|---|
| 利園 | 淮揚、精緻中菜 | 午/晚 |
| 希慎廣場 | 都會餐酒 | 晚 |
| 登龍街 | 創新料理 | 午/晚/宵 |
| 世貿中心周邊 | 多元選擇 | 全日 |
川菜新勢力|紅粧蜀語:打破「川菜即辣」的精緻演繹
招牌與熱菜速覽
- 薄荷椒麻蟶子皇:草本清涼對位椒麻,爽脆有層次。
- 滋味夫妻肺片:選料講究,香油與花椒比例恰到好處。
- 岩鹽燈影牛肉:薄切透亮,甜鹹平衡,怕辣可微調。
- 麻婆豆腐龍蝦與成都水煮安格斯牛:海味與豆香互牽,紅亮但不死鹹。
湯品推薦:羊肚菌燉花膠老雞,菌香濃郁、膠質豐厚,是桌上的中場緩衝。
實用資訊與用餐建議
建議兩人點三菜一湯;四人可加主食或時令蔬菜,既不浪費又能嚐遍層次。周末晚間建議提前訂位。
| 位置 | 樓層 | 電話 |
|---|---|---|
| 登龍街1-29號Midtown | 27樓 | 93706345 |
淮揚高雅之選|十里洋場:經典工序與新派演繹
我們喜歡十里洋場的理由很簡單:每道菜都在刀工與火候上花心思,擺盤則走低調優雅路線。用餐節奏偏從容,適合想慢慢品味的人。
必食亮點
- 珍酒十里富貴雞:酒香引領,雞皮晶亮、雞油清甜,拆解後把雞汁拌飯更添層次。
- 滬式焗釀蟹蓋:蟹膏飽滿,表層金黃微酥,配茶最對味。
- 砂鍋煎焗星斑:外層微焦、內裡嫩滑,砂鍋蓄熱保持溫度與香氣。
湯與素潮流
陳腎扁尖筍燉老鴨湯湯色清亮但有深度,是承接重口味菜的好緩衝。
餐廳同時推出醃篤鮮升級版與OMNI植物肉選項,對素食或想分食的朋友很友善。
位置與營業時間
利園三期B1-10號舖|電話:23385500
日韓融合新味|夜蝶:花果茶酒入菜的摩登料理
這家店把花果茶酒融入料理,讓常見食材換上新衣,口感清新又有層次。我們在夜蝶感受到日式細膩與韓式層次互補,酸甜與香氣在口中延展。
- 刺身新作:深海池魚與蜜柑鯛的Carpaccio風格,果香牽引油脂,入口更清爽。
- 主食招牌:雪濃牛白湯麵湯頭濃郁不粘膩;紅蝦紫菜夾餅則適合分享,酥香與海味並行。
- 調酒搭配:柚子、紫蘇與焙茶為主題的雞尾酒,清新但不搶戲,適合邊吃邊小酌。
我們建議兩人以上採交錯節奏——刺身、主食與小食輪替,層次更豐富且不易膩。窗邊座位視野佳,若想坐靠窗可先電話確認。
| 項目 | 內容 | 聯絡 |
|---|---|---|
| 位置 | 登龍街28號永光中心16樓 | 電話:84013785 |
| 建議人數 | 2人起,最佳3-4人分食 | 窗邊座位需預約 |
書香中的法日小酒館|Noir:發酵、熟成與醃漬的風味學
Noir坐落在誠品的靜謐樓層,讓發酵與熟成成為翻頁間的味覺樂章。
前菜到主菜:紫蘇番茄帶出清香開胃,蝦味噌南瓜在堅果與海味間滑動。麴菌熟成牛肉則以脂香收斂,口感集中而有層次。
甜點與酒單:是日芝士蛋糕質地輕盈,醉人芭菲以酒香和果香堆疊,甜度控制得宜。酒單偏好清酒與手工啤,氣泡與酸度能延長每道菜的尾韻。
- 建議用餐節奏:採「冷熱交錯」上菜,酸與脂的平衡更穩。
- 若有當日湯品,可作為味覺緩衝,別錯過當日黑板菜色。
- 兩人建議點2款前菜+1主菜+1甜點共享,既能嘗新也不浪費。
| 項目 | 內容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位置 | 誠品書店9樓903號舖 | 樓層內安靜區域,適合午後小聚 |
| 電話 | 97278115 | 建議先查當日黑板菜色後再決定 |
| 建議人數 | 2-4人 | 共享制較能體驗多款風味 |
北海道一人鍋|狸小路:海膽、牛乳與十勝黑毛和牛
四大湯底速覽
- 北海道海膽高湯鍋:海味濃而不膩,是店內招牌。
- 牡蠣高湯鍋:帶天然甘甜,適合想清爽口感的人。
- 湯咖哩鍋:香料層次分明,配蔬菜盤最合拍。
- 3.6牛乳湯鍋:奶香溫潤,收尾清爽不黏膩。
肉品與配搭建議
肉類從A4+赤身、霜降到A5西冷都有,赤身香氣明顯,霜降入口即化。米豚的油脂清甜,很適合久涮。
配料與菜選擇豐富,建議加烏冬或白飯做收尾。先喝一口原湯,再放菜盤與肉,味道會更分層。
店鋪資訊
| 項目 | 內容 | 電話 |
|---|---|---|
| 位置 | 希雲街20號地下4-5號舖 | 84023972 |
| 建議 | 離峰到訪或先現場登記 | 單人座舒適 |
銅鑼灣火鍋陣線|小龍坎與好呷台灣火鍋
從香辣霸氣到台式任食,這兩家火鍋各有拿手絕活,適合不同胃口的同伴出遊。我們把重點、點菜策略與實用小提醒整理在下面,方便快速決定行程。
小龍坎
特色:至尊窖藏牛油紅鍋,麻香濃而不苦,適合想吃重口與熱鬧氛圍的人。
- 點菜建議:以毛肚、黃喉、肥牛為主,再加蔬菜與豆製品平衡口感。
- 營業時間:12:00-23:00|電話:9071 1207|利舞臺廣場17A
- 搭配清爽飲品可解膩,鴛鴦鍋適合口味不同的同桌。
好呷台灣火鍋
特色:任食超過50種配料,含滷味與夜市小食,氛圍適合好友聚會邊聊邊涮。
- 價格透明—想省錢可先規劃肉海鮮次數,再以蔬菜與澱粉補足。
- 地址:羅素街8號3樓|營業時間:06:30-23:00|電話:2699 2018
- 離主要商圈近,吃完可散步回地鐵,天氣冷時最暖胃。
壽喜燒專區|壽喜.關西與肉佐的放題新高度
從薄切到厚切,壽喜燒讓不同肉質在鍋中呈現各自的口感與風味。這一區我們推薦兩家各有亮點的店,無論想講究切型或一次吃到高階部位,都能找到合適節奏。

壽喜.關西
特色:A4+和牛六種套餐,按切型體驗不同油花;店內有零下啤酒杯,清爽解膩。
地址:耀華街16號|電話:24225428
肉佐NIKUSA
特色:放題為主,Level 5 能吃到更高階部位;厚切牛舌配檸檬反覆追加,口感爽脆。
位置:Midtown 8樓|電話:39969844
- 點菜節奏建議:先瘦後肥、先薄後厚,蔬菜盤別跳過,幫助吸汁與平衡。
- 醬汁可請店員微調,白飯或烏冬都能完美收尾。
- 晚餐時段最適合壽喜燒—建議前半天保持輕食,聚餐事先分配份量以免浪費。
| 項目 | 壽喜.關西 | 肉佐NIKUSA |
|---|---|---|
| 主打 | A4+和牛六種套餐 | Level 5 極上放題 |
| 特色飲品 | 零下啤酒杯解膩 | 厚切牛舌檸檬無限追加 |
| 電話 | 24225428 | 39969844 |
潮州手工菜的古今交鋒|正潮樓與阿鴻小吃
在潮菜裡,刀工與滷水是靈魂——本段帶你走訪兩家手藝派小店。我們會說明必點、點菜節奏與備案策略,方便當天快速決定。
正潮樓|滷水老鵝、玉枕白菜、生醃膏蟹
亮點:正潮樓把潮州滷水做出骨子裡的香,老鵝皮彈肉緊,滷汁透徹。
玉枕白菜刀工細緻,清香可口。生醃膏蟹鮮度與調味考驗廚藝,蟹膏甘香,是米飯的最佳拍檔。
地址:新寧道8號|電話:21165519
阿鴻小吃|滷水明檔、潮式凍馬友、彩虹炒飯
特色:明檔視覺吸睛,凍馬友鹹香適口,彩虹炒飯粒粒分明且鍋氣十足。
若注重價位透明,阿鴻的小份量更有彈性。兩家距離不遠,可互為備案以免久候。
- 點菜策略:先冷盤後熱炒,鹹甜交替,喜歡重口可加酸菜或辣椒增味。
- 建議:若想留肚子給砂鍋粥或時令蔬菜,兩家都能配合共享。
- 時間建議:提早到或選平日離峰,出餐更穩定、用餐更舒服。
| 店名 | 主打菜 | 地址 / 電話 |
|---|---|---|
| 正潮樓 | 滷水老鵝、玉枕白菜、生醃膏蟹 | 新寧道8號 / 21165519 |
| 阿鴻小吃 | 滷水明檔、潮式凍馬友、彩虹炒飯 | Tower 535地庫B01 / 2831 0188 |
| 建議人數 | 2-6人皆適合;正潮樓偏聚餐儀式感,阿鴻適合彈性小份試多款 | |
亞洲x西班牙火花|野火 ROKU TENKA 的鐵鍋飯與炭烤海味
野火將亞洲香料與西班牙炭火技法結合,鐵鍋飯的鍋巴從脆轉軟,口感有層次。招牌烤走地雞飯油脂清爽,雞皮酥而不膩,擠一點檸檬提升香氣。
炭烤胡椒大虎蝦的椒香直接,海味被炭火鎖住;蒜香欖油鮮烤魷魚彈牙又多汁。單人可點小份Tapas配飲品,2-3人則建議共享一鍋飯加兩道炭烤。
- 用餐建議:搭白酒或沙拉可中和火香;用餐前查看當日海鮮供應,避免撲空。
- 交通與動線:位於希慎廣場URBANHOOD B1 B104,逛街後下樓吃最剛好,行李多的旅人也方便進出。
| 項目 | 推薦菜色 | 特色提示 |
|---|---|---|
| 主菜 | 烤走地雞飯 | 雞皮酥、肉嫩、擠檸檬更香 |
| 海味 | 炭烤胡椒大虎蝦 / 鮮烤魷魚 | 炭火鎖甜、蒜香欖油提味 |
| 適合人數 | 1–4人 | 單人Tapas或2-3人共享鍋飯最佳 |
甜點与咖啡小憩|從千層酥到可可博物館
甜點與咖啡是行程的緩衝帶—這裡介紹三家適合拍照、品味與休息的好去處。我們會給出簡單行程建議與實用小撇步,讓你能把甜點時間串進一天的步調。
GARIGUETTE:圓形鏤空Mille-pressé|Fashion Walk百德新街地舖
逛街想歇腳,GARIGUETTE 的圓形鏤空千層外觀很吸睛。層層奶香與果餡交錯,口感有層次,擺盤也適合拍照。
建議:午餐後來一塊作為緩衝,選靠窗座位採自然光拍照效果最好。
CACAOLAB:$10酥皮千層蛋撻、可可博物館|白沙道20號
CACAOLAB 主打可可文化體驗,從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轉化過程講得清楚有趣。那顆$10酥皮千層蛋撻是記憶點—酥皮與可可香並存。
行程建議:晚餐前順道逛可可展,再帶一份巧克力特調配甜點。
SHARI SHARI 氷屋:日式刨冰限定口味|加路連山道13號
SHARI SHARI 的刨冰以綿密著稱,季節限定口味多變,融化速度剛好,不會太甜。台灣旅人通常會喜歡那種清爽度與細緻口感。
宵夜小提醒:如果想以清口收尾,刨冰是理想選擇;遇到客滿可外帶到附近座位區慢慢吃。
- 地點分布在 Fashion Walk、白沙道與加路連山道,步行即可串連。
- 喜歡拍照的朋友,建議白天到訪,甜點色澤與細節更好看。
- 對咖啡控:關注單品豆或可可特調,與甜點搭配不會過甜。
| 店家 | 特色 | 建議時段 |
|---|---|---|
| GARIGUETTE | 鏤空千層、拍照友善 | 午後 |
| CACAOLAB | 可可展覽、$10千層蛋撻 | 晚餐前 |
| SHARI SHARI 氷屋 | 日式刨冰、季節口味 | 宵夜或午後 |
平價與高質並行|午餐、晚餐的口袋名單
白天想快狠準,晚上想有儀式感——我們推薦兩個容易串聯的選項,讓行程保有彈性也兼顧口味與預算。

HAPPY CAFE 快樂・順景(港式冰室復古滋味)
地址:蘭芳道3號|營業時間:07:00-21:00。
午餐攻略:奶茶、菠蘿油與干炒牛河出餐快,價位親切。兩人可共享主食再加小點心,預留胃給晚餐。
The Grill Room(親民價Fine Dining)
地址:銅鑼灣廣場二期3樓3B|營業時間:12:00-23:00。
晚餐攻略:斧頭扒與排餐火候穩定,配菜用心。想簡單搭酒,點杯House Wine即可提升肉香且經濟實惠。
- 口袋名單策略:一重一輕、一中一西,臨時改口也不慌。
- 趕時間時先致電確認等候,再決定是否轉往備選店。
- 平日中午最划算;晚高峰避開整點入座,體驗更佳。
| 項目 | HAPPY CAFE | The Grill Room |
|---|---|---|
| 主打 | 港式冰室經典:奶茶、菠蘿油、干炒牛河 | 斧頭扒、排餐與經濟酒單 |
| 建議時段 | 午餐或下午茶(出餐快) | 晚餐(儀式感、高性價比) |
| 實用小貼士 | 份量實在,兩人共享較省 | House Wine友善新手,先預約或避開尖峰 |
拉麵與小食延長賽|鬼金棒牛骨湯拉麵等深夜解饞
夜晚想來碗有重量的,我們會把鬼金棒列為宵夜首選之一。這裡的湯頭以40kg牛骨慢熬著稱,膠質厚實,香料層次分明,暖胃又飽足。
推薦吃法:
- 先單喝一口湯,確認鹹度再決定是否加蒜或辣粉。
- 特上A4和牛辣麻款香、辣、麻平衡;不吃辣可選基本款。
- 可客製辣度、麻度與麵體軟硬;加溏心蛋或蔥蒜更豐富。
- 深夜人潮常在閉店前1小時聚集,建議提前30分鐘入座。
單人來也自在:吧檯座位能觀察出餐節奏,若想續攤可步行找居酒屋或便利商店買小啤酒。若當日已吃得很重,建議點清淡配料或少油麵條,胃會更舒服。
| 項目 | 內容 | 備註 |
|---|---|---|
| 店名 | 鬼金棒 | 謝斐道528號 |
| 招牌 | 40kg牛骨熬湯、特上A4和牛辣麻款 | 可客製辣度與麵體 |
| 營業時間 | 11:00–23:30 | 深夜場高峰建議提前入座 |
銅鑼灣 餐廳路線與訂位建議:避開熱門時段的小技巧
掌握幾個小技巧,就能把排隊時間降到最低。我們建議先把主餐時段和備選店家排好,並把行程以地鐵出口做起點,整體動線自然順暢。
實用三招與行前清單
- 避開尖峰:平日18:00前或20:30後入座;提前線上或電話訂位;到現場候位時主動詢問吧檯或散座。
- 備選與動線:若兩家都滿,先在同一棟商場找鄰近替代—電梯上下最快、不需額外導航。
- 兩段式行程:主餐固定時間、甜點留彈性;遇等位可以先去附近喝杯咖啡再回來。
團體與天候提示
團體聚餐請先確認人數與預算,代點能節省時間;臨時加人務必電話確認座位型態。
雨天備案:優先選同棟或有連通道的店,晴天則把街區步行排進行程。
| 出發提示 | 最後確認項目 | 實用提醒 |
|---|---|---|
| 以地鐵出口為起點 | 最後點餐時間(Last Order) | 檢查付款方式(信用卡/行動支付) |
| 希慎→利園→世貿/ Midtown 串聯 | 晚場常提早停單 | 遇候位優先詢問吧檯或散座 |
本地與過江龍齊發:多國料理一次收藏
當天的胃口決定行程——我們把多國料理按風格與地標整理,讓選擇變簡單。
這一帶能同時吃到台式小吃、日式一人鍋、川派新作與潮州老手藝,還有融合西法的創意料理。想要經典深度,挑淮揚或潮州;想嘗鮮刺激,就鎖定川菜或日韓融合。
慢遊者可以到誠品樓上的小酒館,細品發酵與熟成的巧思,把每道食物當作一堂風味課。聚會則建議選火鍋或壽喜燒放題,熱鬧又能照顧多種口味。
如何用一日清單串起美食路線
- 先選主線:以「今天想吃什麼」做起點,再配地標與時段。
- 彈性搭配:甜點與咖啡可作為緩衝,步行串起 Fashion Walk 與白沙道。
- 預算彈性:從平價冰室到精緻餐飲都能遇到用心的手藝。
| 風格 | 推薦時段 | 建議人數 |
|---|---|---|
| 一人鍋 / 拉麵 | 午 / 宵夜 | 1 |
| 火鍋 / 壽喜燒 | 晚 | 3–6 |
| 淮揚 / 潮州 / 創新融合 | 午 / 晚 | 2–4 |
我們會持續更新名單,讓你每次來都有新目標與備案。
結論
重點,我們把這一帶的多國風味濃縮成一張可跟著走的一日清單。依時段與路線挑店,能讓行程更有效率,也減少找路的時間。
每一站都是我們親自試過、挑出的代表風格——有地方底蘊,也有新派創意。訂位與候位的小技巧能省下時間,把精力留給味蕾與同伴。
下次來銅鑼灣,先標記幾家優先店,再以甜點或小酒吧作收尾,行程會更完整。我們會持續更新名單,歡迎收藏與分享。
祝你下一餐就吃到心頭好,讓旅程因美食更有回憶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