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銅鑼灣是港島最熱鬧的聚餐區之一,交通方便、店鋪密集,不論午餐、晚餐或宵夜,都有從平價到高級的選擇。
我們整理了當下最值得試的口味——從Omakase、燒肉放題到北海道火鍋與潮州功夫菜,還有適合散步後吃甜點或喝咖啡的店家。
更新至2025-07-25,該區仍是下班與假日聚會的熱門地點。本文鎖定獨立旅行者需求,強調交通易找、價位分層與真實體驗分享。
每家店都會標示地址與電話,並補充上菜節奏、份量建議與預訂提醒,讓你省時間、少排隊、吃得開心。
為何選擇銅鑼灣用餐:交通便利、選擇爆量、從平價到高端一次滿足
在銅鑼灣,你可以在一條街上完成午餐、甜點到晚上微醺的小酌,行程銜接非常順暢。地鐵、巴士與商場連通讓轉場變得輕鬆,適合想把時間用在吃與聊天的旅人。
這裡同時有平價午晚餐、Omakase、燒肉放題與高檔宴席,口味差異大也不會讓團體選擇受限。午餐省錢、晚餐升級的策略在銅鑼灣特別好實行。
餐後甜點與咖啡店密集,從千層蛋糕到特色刨冰都在步行距離內。許多樓上餐廳在雨天或夏日提供舒適避風港,且多數店家備有中文與英日文菜單,行動支付也越來越普及。
- 尖峰提醒:平日晚間與週末務必預訂或避開高峰。
- 延伸美食圈:以銅鑼灣為基地,天后與灣仔也能快速串聯,吃喝範圍瞬間放大。
銅鑼灣餐廳
我們把銅鑼灣的美食分成多條路線,讓你按心情快速跳轉。後續章節會依菜系與用餐體驗分類—從隱世小店、樓上餐廳到茶餐廳與外賣店,都一目了然。
快速導航重點:要吃經典中菜或新派創意?找「紅粧蜀語」「十里洋場」「正潮樓」「阿鴻小吃」。想試摩登餐酒或法日發酵?鎖定「夜蝶」「Noir」。
火鍋與壽喜燒控有「狸小路」「小龍坎」「肉佐」「壽喜.關西」。喜歡炭火海味就看「野火 ROKU TENKA」。甜點咖啡則收錄「GARIGUETTE」「CACAOLAB」「SHARI SHARI」「北野銅鑼燒」。
每家店都會附地址與電話,建議先挑兩到三家備選,尖峰期提早到或分流到鄰近同類型選項,能大幅省時。我們會在後面章節逐一列出細節與預訂提醒。
川菜新星與經典重塑:紅粧蜀語的百菜百味
主廚卡司與氛圍
我們感受到塘西風月的設計語言,木質與暖光營造適合慶生的氛圍。窗邊位在傍晚能看見城市轉色,建議預約以搶到景觀。
招牌菜色亮點
薄荷椒麻蟶子皇適合開場,清爽又帶層次,多人共享最合適。
岩鹽燈影牛肉講工藝與薄片口感,配米飯或小酌都合拍。
麻婆豆腐龍蝦把豆瓣與花椒的香氣帶到海味上,建議先選中辣再依桌上狀況加辣。
地址與預訂小提醒
登龍街1-29號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 27樓|電話:93706345。高樓層電梯尖峰可能需等候,建議提早5–10分鐘到場並先預約窗邊位。
- 點菜建議:先冷盤再熱菜,3-4人點法最划算。
- 口味提示:菜單中辣以上風味明顯,怕辣者可搭配涼粉或清爽蔬菜。
雍雅淮揚與滬味精髓:十里洋場的儀式感餐桌
預訂系名菜與推薦
珍酒十里富貴雞屬預訂名菜,建議提前鎖位並確認出餐時間,確保桌邊演繹順暢。
滬式焗釀蟹蓋濃郁而不膩,搭配清爽冷盤可平衡油脂。
白汁鮰魚重視火候與工序,魚肉細膩滑潤,適合想體驗刀工與湯功的饕客。
素食選項與酒單亮點
OMNI植物肉菜式讓同桌飲食偏好更好兼容。酒單上的「四大美人」雞尾酒帶有東方意象,度數偏低,風味層次豐富,既能做餐前飲,也適合配甜點。
地址與預訂資訊
新寧道1號利園三期B1-10號舖|電話:23385500
- 份量以共享為主,3–6人能吃到更多經典菜式;雙人可選主菜加小份前菜。
- 滬味偏甜油香,建議搭配醋香或蔥油麵類調節味覺。
- 週末晚餐熱門,電話預訂優於臨位候桌;節慶日另詢限定套餐。
日韓融合的花果茶酒系:夜蝶的精緻摩登味譜
走進夜蝶,你會發現花果茶的芬芳與日式刀工在每一道菜上相互呼應。這裡把日韓元素與精緻調酒串起來,氛圍適合情侶或小群聚會。
刺身新演繹:深海池魚與蜜柑鯛的Carpaccio
刺身走清新芳香路線—蜜柑與柚香果醬用來襯托白身魚的甜度與油花。建議上桌先嚐原味,再拌少量果醬,能感受刀工與溫度帶出的分層口感。
必吃主菜:雪濃牛白湯麵、紅蝦紫菜夾餅
雪濃牛白湯麵濃郁但不失清爽,是微醺後暖胃的好選。紅蝦紫菜夾餅則以鹹香酥脆取勝,是受歡迎的下酒小點。
調酒靈魂:Madara 團隊客製雞尾酒
Madara團隊能依口味客製—偏茶香、柑橘或花香都能精準拿捏。若不喝酒,也可選茶飲或低酒精特調,保留香氣與層次。
- 16樓景觀佳,夜色與燈光很有氛圍,建議預約沙發或吧台位。
- 餐點份量偏精緻,雙人節奏:前菜+主食+甜點最剛好。
- 登龍街地標明確,從商場步行可達;建議先查電梯位置以節省找路時間。
地址:登龍街28號永光中心16樓|電話:84013785
書香中的小酒館:Noir 的法日發酵風味
前菜到主菜
紫蘇番茄清爽解膩,為接下來的發酵風味打底。
蝦味噌南瓜帶殼類的鮮甜與南瓜的綿密,與氣泡酒特別搭。
麴菌熟成牛肉建議三至五分熟,保留肉汁與麴香,旨味更深。
甜點與酒單
芝士蛋糕走濕潤路線,與清酒或低度燒酎收尾最優雅。酒單藏有稀有燒酎與數款清酒,適合小杯多嘗試。
菜名 | 風味重點 | 建議搭配 |
---|---|---|
紫蘇番茄 | 清爽、解膩 | 輕爽氣泡酒 |
蝦味噌南瓜 | 鮮甜、發酵香 | 香檳或白葡萄酒 |
麴菌熟成牛肉 | 濃郁旨味、肉汁 | 中低單寧紅酒或燒酎 |
地址資訊
誠品書店9樓903號鋪|電話:97278115
座位有限,尖峰時段建議預約。我們喜歡在逛書店後,帶著惆悵或喜悅到 Noir 坐下,讓書香與酒香把夜晚拉長。
一人一鍋的北海道系:狸小路的海膽湯底與十勝和牛
狸小路把北海道的味道濃縮成一人一鍋的小儀式,既適合獨行旅人,也方便小隊各自選口味。我們喜歡它的彈性—不用為共鍋口味妥協,衛生與節奏都更好掌控。
四大湯底速覽
北海道海膽:濃郁香滑,建議先喝一口清湯,再放蔬菜與牛肉提味。
牡蠣:礦物感鮮明,適合搭白身魚與菇類;不嗜重口可選咖喱或3.6牛乳湯。
肉品與點法建議
提供A4+/A5和牛與北海道米豚,油花與甜度表現亮眼。薄切肉片下鍋3–5秒最嫩,想升級可加點海膽或牛乳食材,最後以飯或麵收汁最滿足。
- 主打:一人一鍋,行程彈性高。
- 尖峰時段可能需候位,建議早到或錯峰。
- 地面店鋪好找,宵夜場也友好,步行可串連附近小店。
地址:希雲街20號地下4-5號舖|電話:84023972
亞洲×西班牙的火花:野火 ROKU TENKA 的走地雞飯與炭火海味
野火 ROKU TENKA 把亞洲調味與西班牙火候放在同一個鐵鍋裡,味道立刻有了新火花。我們喜歡它的共享節奏——熱騰騰的鍋飯、炭烤海鮮和多樣的雞肉切法,很適合三到四人一起分食。
鐵鍋焦香番茄炊飯與41日走地雞三味
招牌鐵鍋番茄炊飯有迷人的鍋巴與明亮酸度。搭配走地雞或炭烤海鮮,脂香和番茄的酸甜互相牽引,層次豐富。
41日走地雞三味提供三種不同熟成與處理手法,肉質彈嫩、皮脂香氣足,適合想一次嘗遍變化的桌上分享。
海鮮與燒烤亮點
炭烤胡椒大虎蝦以椒香襯出海味,建議現烤即食,口感最佳。鮮烤魷魚則以蒜香與橄欖油提鮮,越嚼越香。
風味主軸是明亮酸度與炭火香,無論配餐酒或無酒精特調都合拍。喜歡重口味的人可加辣油或香料粉;怕鹹的朋友可搭沙拉緩解。
菜色 | 風味重點 | 建議人數 |
---|---|---|
鐵鍋番茄炊飯 | 焦香鍋巴、酸甜平衡 | 3–4人共享 |
41日走地雞三味 | 熟成香氣、皮脂香 | 2–4人試味 |
炭烤胡椒大虎蝦/魷魚 | 炭火煙燻、蒜香椒香 | 即食最佳 |
地址資訊與小貼士
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URBANHOOD B1樓B104號舖
- URBANHOOD B1 動線順,逛完商場再用餐很方便。
- 份量偏共享,建議三到四人點餐覆蓋主食與烤物。
- 尖峰時段請預訂;吧台位能近距離感受火候。
和牛壽喜燒放題爆點:肉佐的厚切牛舌檸檬無限追加
我們把重點放在「吃得順、肉質穩」—肉佐的放題強項是上菜速度與肉品一致性。A5和牛片油花細密,建議先薄裹壽喜燒汁,再依口味加深,能保留牛肉香與層次感。
Level 5 菜單亮點
- A5和牛:油花豐富、口感化開,先吃清淡部位再吃重油花可保持味覺敏感。
- 厚切牛舌+檸檬:彈脆有咬感,檸檬解膩,交替著吃能拉長耐吃度。
- 串燒與熱食:從鹹香到煙燻都有,即製梳乎厘Pancake是收尾招牌,建議預留胃口。
用餐小貼士與地址
8樓空間動線順,服務補菜快—聚會不怕斷檔。醬汁偏甜鹹,喜歡清淡可請店員調整;配白飯或蔬菜吸附更順口。
項目 | 建議 |
---|---|
點菜順序 | 清淡→油花重→甜點 |
座位推薦 | 吧台或窗邊位,氛圍佳 |
預訂提示 | 高峰請提前或錯峰到場 |
地址:登龍街一號金朝陽中心二期Midtown 8樓|電話:39969844
潮州功夫菜與滷水名檔:阿鴻小吃的米芝蓮風味
一走進阿鴻,滷水的香氣就會讓人立刻有期待感。這裡把潮州傳統手法和現代上桌節奏結合,既能吃到經典,也能感受細節處理。
必點招牌
- 滷水鵝系:皮香肉嫩、滷香入骨,建議點滷水拼盤一次吃全套。
- 潮式凍馬友:魚脂與鹹香並存,夏天特別開胃。
- 煎馬友一夜情:外酥內嫩,配白飯最合拍。
創新小炒與適合人群
彩虹炒飯粒粒分明、視覺討喜;荔枝香脆蝦丸帶果香,老少咸宜。
項目 | 風味重點 | 建議人數 |
---|---|---|
滷水拼盤 | 滷香濃郁、配醬多元 | 2–4人共食 |
潮式凍馬友 | 清爽魚脂、口感緊實 | 1–2人嘗鮮 |
彩虹炒飯/蝦丸 | 色鮮味甜、易入口 | 家人聚餐合適 |
地址與貼心提醒
謝斐道535號Tower 535地庫B01號舖|電話:2831 0188
- 店內明亮、上菜節奏快,適合家庭或朋友聚會。
- 尖峰時段容易客滿,建議提前致電預訂或錯峰前往;外帶也方便。
- 口味偏重原味與火候,若喜歡微辣可向店家加辣醬。
關西風壽喜燒套餐:壽喜.關西的A4+和牛三部位
套餐配置與冰沙啤酒體驗
套餐含前菜、蔬菜拼與主食,份量對雙人剛好,單人也能點小份不浪費。
和牛為A4+三部位一次上桌,建議由油花較少的部位開始,循序漸進。沾蛋液黃金3–5秒是關鍵,鮮甜最飽滿。
冰沙啤酒口感清涼綿密,能中和壽喜燒的甘醇,是夏日加分的搭配。若不吃牛,店家通常可提供豚肉或海鮮替代,彈性高。
部位 | 口感重點 | 建議熟度 |
---|---|---|
肩胛(較少油花) | 肉感紮實、牛味明顯 | 三至五分 |
腹肉(中等油花) | 油香與甜度平衡 | 三分熟至五分 |
肋眼(高油花) | 入口即化、脂香濃郁 | 三分熟最佳 |
小提醒:佐餐可加點爽脆時蔬,最後以烏龍麵或白飯收尾。餐期尖峰請預約,吧台位能與店員互動、學習沾蛋節奏。
地址資訊:耀華街16號地舖|電話:24225428
老饕級潮味:正潮樓的滷水老鵝與生醃膏蟹
正潮樓以潮汕老派技藝和海味小品,寫下一段老饕專屬的味覺地圖。我們在這裡找到的是原味與手工的平衡——每道菜都講求食材新鮮和傳統工序。
傳統手工菜:玉枕白菜、潮汕鼠殼粿
滷水老鵝是必點—膠質與香料平衡得宜,切片分層,口感豐富,與小杯米酒或啤酒特別合拍。
生醃膏蟹鮮甜濃厚,建議先配熱白飯或粥,讓蟹膏的風味更立體。初嘗者可先點小份試味;對生食敏感者請斟酌。
玉枕白菜展現刀工與收汁火候,老派手路菜的魅力在細節。潮汕鼠殼粿則軟糯帶香,當作加點小食很討喜。
- 用餐建議:3–4人共享,滷水、海味與蔬菜搭配更均衡。
- 位置優勢:靠近利園商圈,餐前餐後可安排逛街或咖啡。
- 小提醒:週末晚間熱門,建議提前訂位並確認當日限定菜。
地址資訊
新寧道8號中國太平大廈第一期地下B舖|電話:21165519
四川熱辣控集合:小龍坎火鍋的至尊窖藏牛油紅鍋
小龍坎的牛油紅鍋把四川麻辣搬到香港街頭,香氣一上桌就能挑動味蕾。我們在這裡記下實用的點菜與用餐節奏,讓你和朋友能從開鍋到收尾都吃得順、吃得巧。
招牌與口味建議
至尊窖藏牛油紅鍋香辣厚實,花椒麻感與辣度可客製化。建議從中辣起步,再依桌上耐辣程度調整。
必試小吃與肉品搭配
- 九子招牌小吃:從牛油香到椒香逐步上場,循序漸進不易膩。
- 牛肉多部位可選:建議同桌搭配油花與瘦肉,口感層次更豐富。
- 蔬菜超過二十款:菇類與藕片特別吸湯底香,能平衡油脂。
用餐小貼士與地址
若同行有人怕辣,可選一紅一清的鴛鴦鍋,兼顧差異。沾料台的香油、蒜與香菜能柔化辣度,亦能放大牛油香。
暑天也適合來—店內冷氣充足,搭配冰飲或解辣甜品效果佳。尖峰等位時間長,建議避開晚上七點或提前取號排隊。
地址資訊:波斯富街99號利舞臺廣場17A|電話:9071 1207
甜點與咖啡打卡地圖:從GARIGUETTE到CACAOLAB
用完正餐後,我們常把甜點當作完美收尾。銅鑼灣步行半徑內就能串起好幾家咖啡與甜點店,適合安排一段30–45分鐘的甜點巡禮,既能消化也能拍照留念。
GARIGUETTE — Mille-pressé 圓形鏤空千層酥
地址:Fashion Walk 百德新街42-48號地下D舖。
千層以酥脆和層次見長,水果與奶香比例均衡。適合當作「第二胃」的小確幸,邊走邊分享很合適。
CACAOLAB — 可可博物館與$10酥皮千層蛋撻
地址:白沙道20號地舖。
CACAOLAB主題鮮明,$10酥皮千層蛋撻親民可親。想要苦甜對比的朋友,可選高可可濃度飲品搭配蛋撻,邊看展邊吃很愜意。
北野銅鑼燒與SHARI SHARI 刨冰
北野銅鑼燒走樸實日式路線,外帶方便當夜宵。SHARI SHARI的細刨冰口感綿密,是夏日降溫的好選,世貿中心樓上與加路連山道的小店各有風情,雨天也好走動。
- 建議保留30–45分鐘作甜點巡禮,步調剛好。
- 拍照時挑自然光位,先拍再吃以免千層或刨冰融化。
- 若行程緊湊,可外帶銅鑼燒當隔日早餐,彈性高。
小結:以咖啡和甜點作結尾,能讓一餐的餘味延長,也為行程留下溫柔的記憶。
平價午晚餐與聚會氛圍:Happy Cafe、Royal Inn、The Grill Room
午間趕行程或晚間小聚,這一帶總有高性價比的選擇讓我們不用犧牲氛圍與口味。
從港式冰室的速食暖心,到帶有歐陸宮廷感的親民小館,這裡能滿足不同聚會需求。若想省錢卻又想吃得有儀式感,前菜+主菜+甜點的組合是最實用的抓預算方法。
場景速覽與推薦
Happy Cafe:港式冰室路線,份量穩定,上餐快,適合趕行程或想吃地道口味的朋友。
Royal Inn:偏歐陸宮廷風,氛圍適合小型慶祝或約會。價格親民,保留儀式感但不昂貴。
The Grill Room:主打烤物與肉類拼盤,朋友聚會點拼盤最省心;午市套餐常有好價,兩人分享也剛好。
- 多人聚會建議先電話詢問是否能預留或提供聚會套餐。
- 平日晚上與週末午晚為高峰,能錯峰到場節省等位時間。
- 結束主餐後轉往甜點或咖啡,能緩解油膩並延續聊天節奏。
此外,若想嘗試Omakase或燒肉放題,也常能以合理預算找到入口級的選擇。我們在後段會把肉食與台味路線整理成清單,方便你串起一整天的吃喝行程。
肉食主義者清單:The Grill Room、Carver、野火、十里洋場
肉食控注意——這一份精選名單,按場景幫你快速鎖定最合拍的排餐與炭火選項。
想一次掌握烤餐酒、炭火海味到中高端中菜?我們把四家分成不同情境,讓你按人數與心情選店。
- The Grill Room:朋友聚會首選,牛排與拼盤份量足,配菜多,CP 值高。
- Carver:經典牛排屋風格,適合想專注好肉質與穩定服務的人。
- 野火 ROKU TENKA:走地雞、鐵鍋炊飯與炭烤海鮮並重,炭香控必試。
- 十里洋場:中高端桌席可搭酒,肉菜與滬味小點能構成優雅宴席。
點排餐建議三分到五分熟,能保留肉汁與風味。若同行口味不同,分別點熟度較靈活。用餐策略:主肉一份+共享前菜或沙拉,既飽足又保有清爽口感。
餐廳 | 適合場景 | 主打 | 座位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
The Grill Room | 多人聚會 | 牛排、拼盤 | 包廂或大桌 |
Carver | 雙人約會或商務 | 厚切牛排 | 吧台或窗邊 |
野火 ROKU TENKA | 分享式晚餐 | 走地雞、炭烤海鮮 | 吧台或共享長桌 |
十里洋場 | 節慶或正式聚餐 | 滬味與肉類搭配 | 包廂或景觀樓 |
預訂小提醒:週末晚餐尖峰請先訂位,特別是想點特殊部位或多人包廂。搭餐酒推薦紅酒或低酒精雞尾酒;不喝酒則以氣泡飲中和油脂。
台味與過江龍選項:築間酸菜魚與好呷台灣火鍋
想念台灣家常鍋味?銅鑼灣也有讓人瞬間放鬆的台式選項。築間酸菜魚以酸白菜和花椒交織出清爽酸辣,油膩感低,適合想吃酸香但不想太重口的人。
好呷台灣火鍋則主打多樣湯頭與豐富配料,從沙茶到經典麻辣都能選。對台灣旅人來說,口味上手快,帶長輩也安心。
- 點餐建議:主鍋+副食+兩款蔬菜,份量平衡又飽足。
- 調味彈性:想重香可請店家加蒜或加辣,很多店都能客製。
- 用餐時段:尖峰建議先登記候位,附近商圈逛街等位不無聊。
- 外帶選項:多數店支援打包,深夜回飯店也能暖胃。
- 配飲推薦:無糖茶或氣泡水最能突顯湯頭風味。
餐廳 | 主打風味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---|
築間酸菜魚 | 酸白菜+花椒,酸香清爽 | 想吃酸辣但怕油的人 |
好呷台灣火鍋 | 多湯頭選擇、配料豐富 | 家庭聚餐、多人共享 |
建議搭配 | 無糖茶或氣泡水 | 平衡味覺、解膩 |
拉麵速食口袋名單:鬼金棒牛骨湯拉麵的麻與辣
鬼金棒的牛骨湯拉麵,用麻香和濃湯在短時間內把人喚醒,是走跳行程的快速補給站。
湯頭濃而不膩,麻與辣可以自由調整。我們建議首次從中等麻辣開始,再依口味微調。
麵條偏Q彈,吸湯力強;不想過鹹時可請店家微調鹹度。單人座位多,翻桌快,適合行程緊湊的旅人。
加點溏心蛋、蔥花或叉燒能大幅提升滿足感。若怕膩,選配蔬菜或清爽小菜平衡油脂。
尖峰時段人潮多,但外帶方便;雨天來訪可避開排隊高峰。我們也建議不要緊接在重口火鍋後再吃——味覺需要緩衝。
小貼士:配無糖茶或冰水可以讓麻與辣的尾韻更乾淨。整體價位親民,是銅鑼灣走跳時的口袋救星,夜晚消夜場也很實用。
結論
重點:銅鑼灣的味道像一張能用雙腳慢慢串起的地圖,從麻辣到和牛、從小酒館到甜點,都在步行距離內相互呼應。
我們以實用為先—每家附地址與電話、招牌菜與用餐建議,讓你不必盲選。想省又想吃好?平價午餐加晚餐升級,再以甜點或小酒館收尾,是最聰明的路線。
半天行程建議:一家正餐+一家甜點或小酒館;節慶週末務必預訂,平日錯峰能享更從容的服務。收藏本指南,下一次來香港,我們再一起把銅鑼灣吃得更深入、更有溫度。祝旅途順心,下一站的美味,我們在餐桌上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