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eg)
2025年第6屆藝術祭主題為「海洋復興/海之復權」,會期分為春(4/18-5/25)、夏(8/1-8/31)與秋(10/3-11/9),共計107天。這次活動橫跨濑户内海17個展區,預計展出255件作品,來自37個國家、222組藝術家參與。
我們從台灣出發,帶你掌握最關鍵的時間、路線與預算配置。文章聚焦三大島上區域的日動線,並延伸至豐島、女木島、男木島與小豆島的跳島策略。
高松港為主要門戶,設有資訊處與販售點,並展示24件作品。官方App可購電子護照、提供人潮與緊急通知,並支援繁中;15歲以下憑兒童護照可免費參觀部分設施。
接下來我們會說明門票選擇、交通組合、必看清單與兩天一夜範例,讓你從計畫走向已訂行程。
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2025 全貌與主題速覽
2025 年以「海洋復興(海之復權)」為主題,活動分為春(4/18–5/25)、夏(8/1–8/31)與秋(10/3–11/9)三段,合計 107 天。
本屆展覽橫跨 17 個展區,包含直島、豐島、女木島、男木島、小豆島、大島、犬島等島嶼,以及高松港周邊、宇野港周邊、濑户大橋周邊等沿海節點。
主辦單位預計展出 255 件作品、7 個專案與 25 場活動,來自 37 個國家、共 222 組藝術家參與。自 2010 年首屆以來,藝術祭已成為連結島嶼與海洋的重要文化事件。
一句話理解這個藝術祭:透過現代藝術把島與海的生活敘事重連,讓廢校、古民宅與漁屋成為新的場域。
- 如何挑會期:春天適合長步行、夏天避開正午烈日、秋天光影最適合攝影與山景賞玩。
- 景點選擇策略:以直島為核心展區,再串聯相鄰小島的跳島路線與動線。
- 母港與補給點:高松港作為官方「母港」,有 24 件作品、資訊處與販售點,適合第一天暖身。
對於自助旅人,我們建議把「移動」當成體驗的一部分——搭船、步行、與島民交談,容許行程中出現些許即興,往往能遇到最真實的風景。
會期、票券與官方資源:先掌握時間與預算
掌握三段會期與票價時段,能讓行程與預算同步。會期為春(4/18–5/25)、夏(8/1–8/31)與秋(10/3–11/9),合計 107 天。
注意:17 個展區並非全期開放,部分展區僅在特定季節出展。若想集章或看特定作品,先確認每區開放時段再訂船班。
護照、單件券與價格比較
票種 | 價格範圍(參考)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
特別早鳥護照 | 3,800 日圓(限時) | 早訂且走多島或多館者 |
前售護照 | 4,300 日圓(預售期) | 已確定航班但想省錢者 |
當日護照 / 單券 | 當日護照 5,500;單件券 每次 約 500 起 | 臨時決定或只逛單一點者 |
年齡優惠 | 16-18 歲 2,500;15 歲以下免費 | 親子與青少年同行 |
官方 App 的三大好處
電子護照購買:不怕實體遺失,快速進場。
即時人潮資訊:判斷排隊與調整動線。
緊急通知與多語支援:支援繁中、簡中、日、英、韓,遇停航或通知可即時收到。
從台灣出發怎麼抵達:高松港與宇野港是你的門戶
抵達四國時,多數旅人會在高松或岡山間做選擇,這決定接下來的交通節奏與行李負擔。我們建議先確定主行程(如要進入哪個美術館),再選擇最合適的機場與港口。
高松機場與高松港動線
高松機場有往返台灣、香港、韓國等國際線,也有東京與沖繩等國內線。從機場搭琴電利木津巴士約40分鐘直達高松港,班次穩定,抵達後即可銜接前往各島的船班。
岡山桃太郎機場到宇野港
如果機票在價格上更有優勢,可選岡山進出。從岡山桃太郎機場,利用巴士接駁到市區,再轉電車或巴士前往宇野港。
- 高松進出優勢:班次密度高、港區服務完整,抵達當日即可補給與輕量觀展。
- 岡山進出優勢:票價可能較划算,適合想把岡山、倉敷一併排入行程者。
路線 | 接駁方式 | 適合旅型 |
---|---|---|
高松機場 → 高松港 | 琴電利木津巴士(約40分) | 想省時、減少轉乘的家庭與長者 |
岡山桃太郎機場 → 宇野港 | 機場巴士+電車轉乘(視班次而定) | 想結合岡山城或倉敷的旅人 |
高松港 → 各島 | 直航多航線(宮浦/本村等港口) | 跳島行程與觀展首選 |
行前小提醒:先訂好機票與主要展館預約,再倒推船班與接駁。遇候補或停航,官方App可即時更新,我們會建議改逛高松港區作品或改排近岸島嶼。
直島島內交通與動線建議:巴士、單車與接駁搭配
抵達港口後,第一個抉擇常是先租單車還是確認巴士時刻。我們建議把宮浦港當作出發點,因為所有巴士路線與單車租借多在此匯集。先卡位租車或查好班次,能省下大量等待時間。
町營巴士 vs 藝術祭特急巴士
町營巴士適合點對點移動,停靠宮浦、本村與直島港,班距穩定、票價親民。它適合想放慢腳步、穿梭在巷弄的旅人。
藝術祭特急巴士僅於會期加開,直達熱門展點,省時又能避開長坡。若行程緊湊,特急巴士是有效率的選擇。
單車、接駁車與步行組合建議
從宮浦到本村路段相對平緩,適合騎單車;前往Benesse區則有較長下坡與回程上坡,電動輔助車較友善。
- 去程用單車順坡,回程搭巴士省體力。
- 本村巷弄建議步行,才能感受家計畫的細節。
- 雨天或夜間請改搭巴士,並注意安全裝備。
交通工具 | 優勢 | 建議使用時機 |
---|---|---|
町營巴士 | 班距穩定、票價低 | 短距離點到點、購物或回住宿 |
藝術祭特急巴士 | 直達熱門點、節省時間 | 會期高峰或趕場時使用 |
單車(含電輔) | 靈活、細看巷弄、戶外裝置方便 | 平緩路段與戶外作品串訪 |
瀬户内艺术祭(直岛)三大區域攻略與一日動線
若只給你一天,我們建議把時間分成三段:港區起步、巷弄深游,最後用Benesse園區做收尾。這樣可把招牌作品與館藏都看見,並保留用餐與休息的彈性。
宮浦港區:抵達、餐廳與「赤南瓜」等門面作品
下船後先走向海邊的代表作—赤南瓜,接著沿海岸線漫步到海之站與畫廊帶。港區餐廳集中,午餐在這裡解決能避免錯過店家時段。
本村區:家計畫、安藤博物館與直島港
家計畫藏於巷弄—角屋、南寺、牙醫之家等需慢步發現。安藤設計的博物館建議預留至少一小時,細細感受光與空間的處理。
Benesse 區周邊:地中美術館、李禹煥美術館與戶外裝置
2025 重點:新美術館開館動態與參觀預約提醒
注意:2025 年新館開放可能帶來新票務與預約規則。先訂地中美術館或新館時段,然後再倒排其餘動線,能減少排隊與來回。
- 一日範例:宮浦(赤南瓜)→巴士至本村(家計畫+安藤博物館)→接駁至Benesse(地中/李禹煥)→傍晚回宮浦。
- 光線小技巧:清晨與黃昏拍戶外作品最柔美;正午安排室內館。
- 備選方案:若Benesse過多遊客,先行走本村小點,待人潮回落再入館。
區域 | 核心亮點 | 建議停留 |
---|---|---|
宮浦港區 | 赤南瓜、港區餐廳與畫廊 | 1.5 小時 |
本村區 | 家計畫、安藤博物館 | 2 小時 |
Benesse 區 | 地中美術館、李禹煥美術館、戶外裝置 | 2 小時以上 |
直島必看作品清單與觀展節奏
在島上走訪,我們把必看作品整理成一份行走節奏,讓你既能拍照也能好好吸收藝術氣息。
草間彌生的南瓜系列
赤南瓜坐落於宮浦港,是迎賓門面,可近距離互動,拍照請把握簡短取景。海邊的黃南瓜則更受光線與潮汐影響,建議在早晨或傍晚前往,體會時間感。
安藤忠雄的建築語彙
地中美術館以清水模與自然光聞名,作品與建築互為前景。建議預約並留足時間,在館內慢慢感受光影如何改變作品。
巷弄裡的家計畫與其他場域
家計畫把藝術「長在」老屋裡—角屋、南寺等需慢步發現。杉本博司的「時之回廊」以及「水」計畫,則在小巷轉角帶來時間與地形的敘事。
- 觀展節奏:大館(地中/Benesse)安排於體力高峰;小點穿插緩步巡禮。
- 拍攝禮儀:熱門點快速取景,不要阻礙他人。
- 預留空白:保留10–15%時間給即興發現。
- 天候小提醒:海風大、日照強,帶帽與薄外套。
場域類型 | 建議停留 | 最佳時段 |
---|---|---|
大型館(地中/Benesse) | 1.5–2 小時 | 上午或下午人潮分散時 |
巷弄小點(家計畫等) | 30–60 分鐘 | 全天均可,雨天更適宜 |
戶外裝置(南瓜/海邊作品) | 20–40 分鐘 | 清晨或黃昏光線最佳 |
跳島提案:豐島、女木島、男木島、小豆島如何串聯
想在有限時間內看更多島嶼?一套可執行的跳島策略能讓行程既從容又充實。我們建議以高松港為中樞,規劃「直島+一島」的一日行,或把行程放大為兩天一夜以覆蓋兩座外島。
豐島攻略要點
先確認家浦與唐櫃兩港的船班時刻。豐島美術館多採預約入場,請務必提前買票並對好時間。
美術館外還有梯田地景與海岸散步路線,建議把散步與館訪分開安排,避免時間衝突。
女木島短程玩法
從高松出發航程短,適合上午安排鬼島大洞窟與小店計畫的巡訪。島上有會期接駁巴士,但班次有限,早去早回較保險。
男木島步行與坡道提示
男木島為山城聚落,坡度多,步行時請輕裝並準備防曬與水。標誌性作品「男木島之魂」多散落在轉角處,慢拍能更有收穫。
小豆島行程核心
以土庄港為樞紐,天使之路需依潮汐表前往;寒霞溪適合秋季賞楓。島上大型裝置與景點分散,建議留半天至一天以上。
重點 | 推薦時段 | 交通建議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豐島 | 半日(含美術館)或全天 | 確認家浦/唐櫃班次;預約美術館 | 梯田步道適合散步與拍照 |
女木島 | 上午半日 | 短程船班+接駁巴士 | 小店營業時間短,午餐需提前規劃 |
男木島 | 半日~全天(視步程) | 步行為主,備好防曬與補水 | 坡多,建議早段拜訪 |
小豆島 | 半天到一天以上 | 以土庄港為基地,租車或巴士接駁 | 天使之路看潮汐,寒霞溪適合秋季 |
- 串聯邏輯:先把船班與美術館預約鎖定,再排飲食與體力高峰。
- 備案:若遇大風或預約滿位,可改逛高松港周邊或屋島藝術點作緩衝。
住宿策略:住直島還是高松?體驗與機動性的抉擇
選擇住在哪裡,其實是一個深度體驗與機動性的權衡。我們建議先想好旅程重心:是要把時間留給單一島的夜色與清晨,或是把多島跳訪做為主要玩法。
Benesse House 的在地沉浸
Benesse House由安藤忠雄設計,館宿合一——住客可以在館內隨時與展品相遇,夜間與晨光的場域感非常特別。
住在這裡等於把觀展延伸到夜晚,省去往返接駁的時間。對於追求沉浸式體驗的旅人,這是一項值得投資的亮點。
古民家民宿、設計旅宿與高松市區比較
島上有古民家、禪意旅宿與豪華露營等選擇,各有風格與在地溫度。若想感受村落生活,古民家是首選;若重視美學與服務,設計旅宿抓住細節。
相對地,高松住宿提供更多彈性與夜生活選項,也方便多島跳訪或把大件行李留在市區。
- 住島上的意義:清晨與夜色中的作品,人氣退去後更能與場域對話。
- 機動性比較:住高松易於拼多島;住島上則利於單島深度探索。
- 行李建議:島上建議輕裝,大件可寄放在高松飯店或港區置物櫃。
選項 | 優勢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
Benesse House | 館宿合一、藝術氛圍濃厚、省去接駁 | 藝術迷、情侶、想沉浸的旅人 |
古民家 / 設計旅宿 | 在地體驗、設計感、氛圍獨特 | 重視文化感受的獨立旅人 |
高松市區 | 選擇多、價格彈性、交通方便 | 跳島派、家庭、預算控 |
訂房時機很關鍵:會期期間房源緊張,建議先鎖住宿再排重要館預約,或以預約結果作為安排依據。我們通常採兩段式:首晚住高松調時差,隔日進島住一晚,既能兼顧機動又能體驗沉浸。
直島美食與在地風味:在哪裡吃、吃什麼
要在島上找餐廳,節奏比菜單更重要。我們建議先把用餐時段納入行程,這能避免因店家午休或提早打烊而錯過美味。
用餐時段與地帶
宮浦港與本村區是選擇最多的兩個地帶。午餐與晚餐在這兩區安排最保險,餐廳、咖啡與甜點店集中,方便補給與休息。
在地名產與伴手
必買的在地調味是 SOLASHIO 直島太陽鹽,以日晒結晶製成,適合撒在沙拉、烤物或甜點上,風味清爽有層次。
- 風味重點:濑户内海海產、新鮮蔬果與柑橘,料理偏家常手作感。
- 咖啡甜點:本村巷弄常見小店,是放慢腳步的好去處。
- 實用提醒:熱門時段易滿位,現金仍常用;過敏或素食請先詢問店家。
項目 | 建議 | 原因 |
---|---|---|
用餐地點 | 宮浦港 / 本村 | 選擇多、交通方便 |
備餐策略 | 提早用餐或備零食 | 店家休息時段多 |
伴手 | SOLASHIO 太陽鹽 | 保存方便,風味獨特 |
台灣旅客出發清單與範例行程
我們習慣把出發前的重點拆成「票、衣、網、船」四項,方便快速檢查,避免臨時慌張。
出發準備:船班時刻、天氣穿搭、網路與交通票券
出發清單簡要:機票與住宿確認 → 購買電子護照(官方App) → 查三大會期與開放島嶼 → 鎖定地中美術館預約 → 對齊船班。
穿搭與裝備:春秋帶輕外套,夏天防曬帽與水壺;必備舒適步行鞋、雨具與行動電源。
兩天一夜範例:高松據點與往返節奏
D1(範例):台北直飛高松 → 利木津至高松港 → 午餐與逛港區 24 件作品 → 黃昏船至直島 → 宮浦看赤南瓜 → 住宿島上。
D2(範例):早班巴士到本村(家計畫+安藤博物館)→ 中午轉 Benesse 區(地中美術館/李禹煥)→ 傍晚船回高松,晚餐散策。
跳島替代:若想半日跳島,D2 可改為早回高松再轉女木或男木半日行程,傍晚返高松用餐。
護照集章與拍照動線
先在高松港資訊處領取護照與集章地圖,港區先蓋章熱身,再到島上依區域完成章點。照片與章頁交替記錄,讓回憶更完整。
情境 | 建議做法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錯過預約時段 | 先改逛戶外作品與本村小展 | 留意官方App人潮資訊再補進場 |
船班延誤或停航 | 預留至少一班船緩衝時間;考慮改走近岸島嶼 | 遇緊急通知以App為主 |
拍照順序 | 早/晚拍戶外、正午拍室內館、本村用廣角 | 注意住民隱私與快速取景禮儀 |
結論
結論
最後提醒幾項實用訣竅,幫你在島嶼間走得更從容又有所得。我們建議把直島當作起點,用一座島理解「海與人」的故事,再視時間延伸到豐島、女木、男木與小豆島。
出發前請以會期+護照+預約三步定錨;把高松港當作資訊樞紐,下載官方App並買好電子護照,交通就能更順。島上以巴士+接駁+步行為主,單車做補充,並留 10–15% 空白時間給驚喜。
不管你是第一次來,或想重訪 2025 年的新作與新館,現在就把關鍵預約排好—讓海風和船班把旅程自然展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