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們用在地動線帶你把曼谷吃透。從朱拉隆功大學旁的 Thanon Banthat Thong 班塔通路 出發,這條街在2024年被選為「全球」最酷街道第14名,白天是學生風、夜晚變身熱鬧夜市。
這份導覽不只是列清單,我們會告訴你怎麼排、怎麼點、怎麼省錢。先掌握味型地圖,再以路線與時段拆解熱門排隊點,從經典泰菜到新潮甜點,幫你把吃貨行程排得省時又滿足。
清單涵蓋班塔通路、老城米其林明星與BTS沿線易達的店家。我們標示價格帶、人氣時段與外帶備案,並補充點餐關鍵字與口味客製技巧,讓你在旅遊中少走冤枉路、吃到最地道的美食。
新舊融合是曼谷 最動人的地方—老味道延續、創意不斷冒出。遇到熱門客滿時,我們也提供替代選擇,讓你的美食行程仍能順利進行,保持好心情!
曼谷當地美食的味型地圖:酸甜辣鹹一次到位
我們用一張入門味型圖解,幫你快速分辨泰式的四大軸線:酸、甜、辣、鹹。這是理解每道菜背後邏輯的第一步,也是選餐時最實用的技巧。
香料與醬料是靈魂:香茅、南薑、檸檬葉把香氣看 起來更清新,魚露與蝦醬提供發酵深度,椰奶讓辛香的口感柔順。
- 冬蔭功示範酸辣的直接衝擊;Pad Thai 則靠酸甜平衡抓住味覺。
- 泰北Khao Soi、紅咖哩與綠咖哩各有一種性格——奶香、辣度或草本感。
- 路邊小吃到餐館,比例與調味一致,入門可先從Pad Thai與冬蔭功開始,成功率高。
小提醒:料理的關鍵在比例——魚露提鮮但不搶戲、酸度收尾乾淨,這樣的味道組合才能讓人一吃就愛上這些美食。這 次遇到過甜或過鹹,先試試桌邊調味再下定論。
朱拉美食一條街Thanon Banthat Thong:2024「全球最酷街道」熱力延燒
從BTS National Stadium站出來,沿主幹道直走就能進入這條熱鬧的條狀聚落,步行約5–10分鐘即可到。若想避開尖峰車流,我們建議改搭運河船到 Sapan Charoenpol 碼頭,水路進入更有趣也更快上手。
白天以朱拉學生帶動,成為人氣店與小眾咖啡的發源地;到了夜晚,整條街變成大型美食夜市,攤販與特色市集交錯出現。
- 交通要點:BTS 或運河船都方便,視時間選擇最省時路線。
- 夜市氛圍:甜鹹混搭、創意小吃多,許多店家從攤位起家後擴成連鎖。
- 攻略小提醒:晚餐到宵夜是黃金時段,先鎖定2-3家重點店,其他隨性試吃更輕鬆。
班塔通路必吃清單:從古早味小吃到超人氣甜點
Gui Chai Ar Pae — 古早味炸韭菜
一次提供三種口味:筍子、韭菜與芋頭。外皮酥香、內餡濕潤,蘸泰式醬油辣椒醋,酸鹹平衡把口感拉滿。
Pa Nee Kung Chae Nam Pla — 生醃拼盤
以生蠔和生蝦拌蒜酥海鮮醬,冰涼又帶辛香,吃 起來超提神。怕辣的人建議先點半份試味。
Everyday Thai Tea — 泰式奶茶
泰奶控的必 吃款:珍珠泰奶冰沙與期間聯名風味層出不窮。甜度可調,外帶一點邊走邊喝最愜意。
HAAB — 炭火奶油雞蛋糕
看 起來樸實,入口奶香綿密。這款點心美味且易帶,適合當伴手禮或飯店宵夜。
- 小吃多半現點現作,出餐間距較長,建議兩個人分頭排檔更快。
- 我們通常先排一店鹹食、一店甜品,遇到喜歡的店家再追加。
- 擔心口味重?先點清爽小菜或無糖茶,平衡油度與辣度。
| 品項 | 口感 | 推薦點法 | 適合時段 |
|---|---|---|---|
| 炸韭菜(3種) | 酥脆+濕潤 | 現炸熱吃,蘸醬半份試味 | 下午、晚間 |
| 生醃海鮮拼盤 | 冰涼辛香 | 半份起、搭無糖飲緩辣 | 晚間、市集時段 |
| 泰式奶茶 | 順口奶香+彈Q珍珠 | 甜度可調,外帶最方便 | 全天,下午最佳 |
| 炭火雞蛋糕 | 奶香綿密 | 買整盒帶走當伴手禮 | 晚間、宵夜 |
班塔通路店面共食空間的人氣餐點
想在班塔通路吃到人人滿意的一桌菜?我們把共食戰術和份量控制整理成簡單步驟,讓三到四個人能吃到重點又不浪費。
Lek Yai — 古早味冬蔭米粉湯
特色:冬蔭湯頭酸辣有層次,配爆量豬肉末與花生碎,香氣飽滿。建議兩人共吃一碗,再加一兩道小菜,飽足又能嘗多樣美食。
Toe Jung Aong Noodle Bar — 巨無霸烤河蝦麵
特色:烤河蝦帶出濃厚蝦膏,紅麵醬提味,視覺看 起來超澎湃。烤物上桌要先處理,分食時每人分一段最剛好。
Lobster City — 龍蝦蝦膏飯套餐
特色:依重量計價的龍蝦咖哩飯或冬蔭功粥,海味集中,一口就能感受層次。想省錢可選小份配白米,再加一份菜共享。
- 共食法:先點主角海鮮,再補一碗清湯麵或青菜,口感節奏更平衡。
- 人多時優先吃烤物與炸物,照片(圖片)先拍再開動,避免涼掉影響口感。
- 避開 19:00-20:00 高峰,等位時間會短很多!
| 店名 | 推薦主菜 | 適合人數 | 價格指引 |
|---|---|---|---|
| Lek Yai | 冬蔭米粉湯+豬肉末 | 2–3 人 | 中等(共享建議) |
| Toe Jung Aong | 烤河蝦麵(巨無霸蝦) | 3–4 人 | 偏高(視蝦尺寸) |
| Lobster City | 龍蝦蝦膏飯/冬蔭功粥 | 2–4 人 | 依重量計價(彈性選擇) |
米其林星級與必比登的街頭傳奇
排隊可能耗時間,但那一口炭火香往往值得等候。我們整理三家代表性名店的到訪方式與候位攻略,幫你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最有回報的美味上。
Jay Fai — 護目鏡主廚與招牌蟹蛋包
特色:炭火高溫拋炒,蟹肉豪邁,蛋包厚實有彈性。
方式:可現場排或事先預約;現場排建議開店前 30 分鐘抵達,或選下午離峰卡位,提高成功率。
Thipsamai — 國民蛋包 Pad Thai
特色:炭火鑊氣是靈魂,蛋香包裹河粉,配上招牌橘子椰子汁,整套料理清爽解膩。
Go-Ang — 粉紅海南雞飯的低溫手法
特色:低溫嫩雞搭雞油飯,配蒜辣與清甜雙醬,口味切換彈性高。
- 人少吃法:兩個人建議一份主菜加一份輕食共享,避免太飽而錯過甜點。
- 避開高峰時間:晚餐建議 17:00 前或 20:30 後,午餐則在 11:00 前進場,能省下不少等候分鐘。
- 備註:這 次記得帶現金與耐心;米其林肯定了品質,但排隊也是體驗的一部分。
| 店名 | 招牌 | 到訪建議 |
|---|---|---|
| Jay Fai | 蟹肉蛋包、炭火鑊氣 | 開店前30分鐘排隊或預約 |
| Thipsamai | 蛋包Pad Thai、橘子椰子汁 | 避開12:00-13:30高峰,或選下午時段 |
| Go-Ang | 低溫海南雞、雙醬選擇 | 建議早一點到場,分享方式更輕鬆 |
更多米其林推薦與在地口碑名單

- Somtum Der — 青木瓜沙拉從清爽到發酵魚露版任你選。建議搭烤豬頸肉或炸雞翅,口感層次立刻提升。
- Wattana Panich — 五十年老滷湯底,牛腩、牛筋與手工牛丸齊聚,湯頭濃而不膩,冷天特別療癒。
- Here Hai(112 Lat Phrao Rd, 營業 11:00-21:00,週三公休)— 蟹肉炒飯有名的「蟹肉山」,鍋氣十足;份量大,兩三人分食或外帶最合適。
- Somsak Pu Ob — 粉絲與海鮮用炭火悶煮,蒜香收汁恰到好處,是典型的一吃就懂的美味。
- Por. Pochaya — 潮泰融合風,螃蟹炒粿條 Q 彈不油膩,喜愛乾香口感的朋友要點這道菜。
- K. Panich — 芒果糯米飯天花板:當季芒果成熟度與糯米軟Q是關鍵,黃豆脆香畫龍點睛。
這 次名單結合米其林與在地好評,價位與路線各有不同。每種店型都有代表道菜,先鎖定招牌再到店點餐,踩雷機率最低。
從早餐到宵夜:24小時曼谷當地美食行程建議
早餐:在地開場(08:00)
Jay Mam Pork Congee 的豬肉粥是暖胃首選。單碗約 40 泰銖,綜合豬肉粥約 45 泰銖,油條約 10 泰銖。
早餐時段常旺,若幸運排隊短,10 分鐘內就能開吃;吃 起來溫潤,適合開始一整天的旅遊。
午餐與備案(12:00)
中午建議到 Siam 區吃 Rod Dee Ded 的牛肉湯麵。湯頭濃郁、牛肉片彈牙。
遇到客滿就轉洽圖洽美食街——選擇多、出餐快,能節省寶貴的時間。
下午茶到晚餐(15:30 / 18:30)
15:30 來杯手標 ChaTraMue 泰奶,配一杯芒果冰沙解暑,補充糖分與水分,為下段行程充電。
18:30 建議先吃泰式小火鍋暖身,再去 Ann Guay Tiew Kua Gai 嘗雞肉炒河粉;鍋香與蛋香互補,適合分享給兩人或更多人。
夜間與宵夜(21:30 / 23:30)
21:30 回班塔通路夜食巡禮,甜鹹交替、邊走邊吃最有氛圍。
23:30 用冬蔭功豬肉麵做酸辣收尾。若太晚想節省盡量兩人共享一碗,吃起來剛好又不會太過飽脹。
- 行程提示:段與段之間把移動時間控制在 10–20 分鐘內,減少疲累。
- 遇雨備案:立刻切換到商場或美食街,維持彈性的時間安排。
- 預算建議:把重點放在午、晚兩餐,早餐與下午茶走清爽路線。
| 時段 | 推薦 | 預估排隊/移動時間 |
|---|---|---|
| 08:00 | Jay Mam 豬肉粥 + 油條 | 約 0–10 分鐘 |
| 12:00 | Rod Dee Ded 牛肉湯麵 / 洽圖洽備案 | 10–20 分鐘 |
| 23:30 | 冬蔭功豬肉麵(宵夜) | 共食一碗最剛好 |
甜點與飲料控:泰奶、冰品、糯米飯一次收藏
手標 ChaTraMue 與 Everyday Thai Tea 的甜度與外帶技巧
ChaTraMue 茶味厚實,建議第一次點 50%–75% 甜,這樣更容易抓住真實口味。聯名杯款的圖片好看,送禮體面。
Everyday Thai Tea 的珍珠泰奶冰沙最受歡迎。冰度與甜度可客製,外帶封杯穩固,邊走邊吃也不易灑出來。
K. Panich 的芒果糯米飯:季節與口感差異
K. Panich 以當季芒果與軟Q糯米著稱。芒果成熟度決定香氣,糯米要軟黏但粒粒分明,黃豆脆點讓口感更有層次。
想當宵夜外帶?建議半份共享,吃起來不會太飽且保留後續夜食空間。
June Pang 厚切吐司:冷熱交融的拍照利器
厚切吐司外酥內軟,加焦糖醬與一球冰淇淋,冷熱對比讓美味更突出。拍照時圖片效果很討喜,切丁分享也方便。
- 省事法:兩人共點一杯大杯泰奶+一份甜品,甜而不膩。
- 帶回家:小包裝茶葉或泰奶粉,沖泡時淡 10% 更接近路邊風味。
| 店家 | 甜度建議 | 外帶建議 | 推薦時段 |
|---|---|---|---|
| ChaTraMue | 50%–75% 為佳 | 聯名杯穩固,送禮體面 | 下午、午茶 |
| Everyday Thai Tea | 依喜好客製 | 封杯良好,路上飲用無虞 | 全天,午後熱門 |
| K. Panich | 糯米半份建議 | 季節限定要先預訂 | 午后、宵夜共享 |
| June Pang | 甜度可中等 | 吐司切丁好分享 | 下午茶、甜點時段 |
價格、時間與排隊攻略:把行程與胃口配到好
我們把價格範圍與候位技巧整理成容易執行的清單,讓每餐都能用最少的等待換到最大回報。
排隊的關鍵在節奏 — 選對時間進場,比死守名店更聰明。我們列出實用窗口,幫你安排當天行程。
熱門時段避雷:Thipsamai、Jay Fai、Go-Ang 的最佳到訪窗口
- Thipsamai:建議在 17:00 前或 20:30 後進場,避開主餐高峰。
- Jay Fai:開門前 30 分鐘卡位最穩,提早到能省下許多等待時間。
- Go-Ang:午間 11:00 前入座,成功率較高,避免12:00–13:30擁擠。

預算帶多少:路邊小吃到米其林的價格帶與CP值
價格分層清楚,能幫你快速做選擇:路邊小吃通常 30–80 泰銖,連鎖飲料 40–90,
中價餐館多在 120–300,海鮮或名店主菜落在 300–800;米其林明星菜可能破千。
| 類型 | 價格區間(泰銖) | 建議人數/方式 |
|---|---|---|
| 路邊小吃 | 30–80 | 一人或兩個人共享小份 |
| 中價餐館 | 120–300 | 2–3人分食,省時又多樣 |
| 海鮮/名店 | 300–800+ | 每次只排一間,搭配外帶或免排店 |
小資旅遊建議:人均抓 400–600 泰銖/日;若要衝名店,準備 800–1200 更安心。
路線懶人包:把曼谷最熱門美食圈成一張地圖
老城區 × Siam 軸線
路線 A:先到 Thipsamai(建議 17:00 前)。之後步行或短程車程前往 Jay Fai(預約或晚段候位)。隔天中午補 Rod Dee Ded,三點移動控制在 15 分鐘內。
Ekkamai × Thong Lo 區
路線 B:午餐選 Wattana Panich,下午在咖啡館休息,晚餐挑高質感泰式餐廳。每間之間距離短,走路約 5–10 分鐘可達。
班塔通路夜訪動線
路線 C:19:00 後進場,順序為鹹小吃→甜點→網紅飲料。巷弄條狀分支多,邊走邊吃最有氛圍。
- 交通提示:以 BTS/MRT 串接為骨幹;尖峰時間改乘運河船更順。
- 估時心法:每站停留 45–90 分鐘,熱門店另加 30 分。
| 路線 | 重點店 | 建議停留 |
|---|---|---|
| A | Thipsamai, Jay Fai, Rod Dee Ded | 45–90 分鐘 |
| B | Wattana Panich, 咖啡館, 高質泰式 | 45–60 分鐘 |
| C | 班塔通路夜市小吃與甜點 | 60–90 分鐘 |
曼谷當地美食
曼谷被稱為美食天堂,原因在於街邊食物與餐廳共享同一套味型語言:酸、甜、辣、鹹相互呼應,香料與醬料運用成熟又靈活。
我們認為最實用的方式是以交通動線規劃吃法,這樣能在同一天內覆蓋最多美食而不累。
- 多樣與包容:巷口小吃和米其林餐廳都能帶來回憶。
- 人本節奏:餓了就吃、累了就坐,別被清單綁架體驗。
- 區域與時段:選對地點與時間,命中率自然高。
| 重點 | 建議做法 | 成效 |
|---|---|---|
| 味型一致性 | 先認識酸甜辣鹹的基礎組合 | 能快速判斷喜好並下單 |
| 動線規劃 | 以BTS/MRT串接主要站點 | 一天內嘗多家、移動更省時 |
| 共享吃法 | 每次兩三樣分食 | 提高嘗試種類且不會吃太飽 |
下一段我們會提供點餐關鍵字與口味調整技巧,讓第一次上桌也能點到心裡想吃的料理。
泰式料理的點餐關鍵字與口味調整
辣度、酸度、甜度與魚露:如何客製你的味道
四要素:辣(Phet)、酸(Priao)、甜(Wan)、鹹/魚露(Nam Pla)。點菜時可說「少甜(Lod Wan)」、「少鹹(Lod Nam Pla)」或「不加香菜」。
實用句型:不吃辣:Mai Phet;微辣:Phet Nit Noi。建議第一次先點微辣,避免第一次就被辣度嚇到。
- 先降甜再補酸,整體更清爽,讓 人更耐吃。
- 魚露提鮮要少量多次加,避免一次過頭。
- 飲料建議半糖,搭重口菜更平衡。
麵體選擇與口感差異
常見麵體有細米粉、雞蛋麵、冬粉,各有不同口感。選擇時可告知店家你喜歡的口感。
| 麵體 | 特色口感 | 適合菜色 |
|---|---|---|
| 細米粉 | 吸湯快、柔軟 | 冬蔭功、清湯麵 |
| 雞蛋麵 | 彈牙、有麵香 | 炒河粉類、拌麵 |
| 冬粉 | 吸汁量大、稍Q | 乾拌或燴料類 |
點餐在店裡溝通,建議用短句配手勢。先試原味兩口,再決定是否加調味;桌邊四寶是你的好朋友,三次內通常就能調到理想的口味。
結論
結論:我們把實戰心法濃縮成幾個可執行步驟,讓你在有限時間內吃到最多代表性美食。
先以區域、時段與價格作為篩選條件:老城與Siam可錯峰攻名店,班塔通路則適合夜訪小吃與甜點。早餐選粥、下午帶杯泰式飲料能提升行程效率。
點菜時掌握主動權—學會客製味道,兩三個人分頭排隊、少量多次點餐,既能嘗鮮也能控管預算與飽足感。
我們已把路線與技巧畫好地圖,剩下交給你的腳步與味蕾—祝旅途與食物收穫滿滿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