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歡迎跟我們一起出發。這篇導覽以「向導+朋友」的角度,帶您從北潭涌出發,走進西貢火山岩園區的核心,親眼看見壯闊的六角柱狀凝灰岩與多變海岸地貌。
文章按實戰動線設計——如何到達、何時出發、步行與接駁選擇、沿途補給與東壩逛法,我們會一步步說清楚,讓獨立旅行者也能輕鬆上手。
我們會解釋為何這些岩柱如此罕見,並提醒交通、補給與安全重點。出發前,您會獲得一張簡潔又實用的出行清單,帶著篤定與期待去遇見自然!
出發前的認識:北潭涌地質公園與萬宜水庫東壩的世界級景觀
出發前,我們建議花10–15分鐘在北潭涌的遊客中心停留。這裡有針對西貢火山岩園區的展區,能把六角柱狀凝灰岩的成因和年代(約1.4億年前)簡明說清。
糧船灣與萬宜水庫東壩的地質步道設有解說牌,介紹斷層、扭曲岩柱與侵入岩脈。東壩的柱體平均直徑約1.2米,視覺震撼且分布廣。
我們建議先熟悉九大主題解說,再沿平坦車路出發。若您從西貢出發,可留意接駁和假日人流,特別是星期六,日及公眾假期。
項目 | 亮點 | 建議停留時間 |
---|---|---|
遊客中心 | 地質展區、基礎名詞解說 | 10–15 分鐘 |
西壩 / 東壩 | 六角柱、扭曲岩柱、斷層 | 30–60 分鐘 |
地質步道 | 解說牌與步行視角 | 視行程而定 |
如何前往北潭涌地質公園:交通方式與最佳時間
掌握正確路線與出發時段,能讓一天行程更輕鬆。我們建議早上出發,光線柔和、人潮較少,拍攝與徒步都更舒服。
於沙田市中心 乘 搭289r巴士至北潭涌下車,以及鑽石山乘96R(多於星期六,日及公眾假期行駛)是省時的假日直達方案。班次偶有臨時加開,出發前請用交通App核對時刻。
- 備選方案:遇人潮或班次不便,可考慮的士回程(參考:2020年7月約HK$120)。
- 出行小貼士:上車前買好水與小食,並留意天文台與潮汐預報,颱風或大浪天避免靠近海邊邊緣。
出發地 | 路線 | 適合時段 |
---|---|---|
西貢 | 94、7/9 小巴 | 全年、班次頻密 |
沙田市中心 | 289R(假日直達) | 星期六,日及公眾假期 |
鑽石山 | 96R(假日班次) | 星期六,日及公眾假期 |
步行或接駁至萬宜水庫東壩:路線、時間與沿途補給
從遊客中心到西壩的步行要點
全程以平坦石屎車路為主,坡度溫和。步行至東壩約需2.5小時,節奏穩的人可在沿途多拍照或休息。
接駁選擇與班次提示
若想省時,可等候9A小巴(北潭涌—東壩),該車僅於星期六,日及公眾假期行駛,約20分鐘一班。建議提早10分鐘到站候車,旺季常見排隊情況。
補給與設施小提醒
北潭涌遊客中心有士多與洗手間,是最後的補給點。東壩僅有洗手間,沒有飲料供應,請至少帶1.5L飲水/人。
- 若從交通接駁出發,可選擇於沙田市中心 乘 搭289r巴士至北潭涌下車,或於西貢乘相關小巴到達。
- 夏季請加強防曬;遇牛群保持距離,注意路面。
沿途必看重點與安全守則:六角岩柱、海蝕洞與藍錨形石
東壩資訊亭與九大景點導覽
資訊亭將斷層、扭曲岩柱與侵入岩脈以圖文呈現。到達後先核對地表裂縫與解說牌,能快速理解地層變動的成因。
海岸地貌打卡位與安全提示
藍錨形石附近視野開闊,是拍攝壩頂曲線的好點。海蝕洞與破邊洲展示六角柱向海延伸的獨特樣貌,長焦鏡頭能壓縮層次。
- 先到資訊亭對照九大主題,再沿指示前往標尖角或浪茄。
- 切勿越過安全界線;遇強風或大浪時不要靠近邊緣,穿防滑鞋更安全。
- 保留現場完整性——不留垃圾、不取走石頭;遇牛群請讓路。
景點 | 建議行為 | 時間 |
---|---|---|
資訊亭 | 按圖解說一一對照 | 10–20 分鐘 |
藍錨形石 | 取景並注意風勢 | 10–15 分鐘 |
海蝕洞 | 下層平台觀察,勿靠邊 | 15–30 分鐘 |
小提醒:若從市區出發,建議查好班次——例如於沙田市中心 乘 搭289r巴士至北潭涌下車或在於西貢乘相關小巴抵達,特別是星期六,日及公眾假期人潮較多。
結論
這條由北潭涌經西壩到東壩的線路,是入門級卻內容豐富的地質探訪路線。,
交通以94、7/9、96R、289R為主;假日可利用9A小巴直達東壩。若從市區出發,可選擇於沙田市中心 乘 289R直達,省時又省力。
北潭涌可補給,東壩僅有洗手間—請帶足水與基本保暖。到達後以資訊亭為起點,按動線參觀海蝕洞、藍錨形石與標尖角,並注意風浪與邊緣安全!
我們整理了關鍵步驟與安全提醒,歡迎告訴我們您的出發日期與偏好,我們可協助客製化日出、日落或避開人潮的動線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