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們從頭到尾帶你走一遍這條全長約800公尺、最大高低差約135公尺的城市扶梯。這條路線從中環街市(皇后大道中×閣麟街)出發,走完全程大約20分鐘,但沿途值得慢慢停靠。
扶梯有固定運行時段──06:00-10:00下行、10:20-午夜上行。我們會教你怎樣錯峰搭乘,以及在各街口「跳上跳下」最省時間的做法。
沿線可見SOHO、蘭桂坊、砵典乍街的石板路、都爹利街煤氣燈與PMQ等地標。美食像是蓮香樓、蘭芳園、泰昌、九記與一樂等,都在步行距離內。
跟著我們的半日到一日攻略,你能把文化、取景與小吃一次打包,並學會幾個實用拍照與避人潮的小技巧。準備好了嗎?我們出發!
為何要來中環半山手扶梯?世界最長戶外手扶梯的魅力
走在中環半山手扶梯,你會發現短短800公尺藏著整個城市的日常與故事。我們帶你從城市結構看起——扶梯連接皇后大道中到干德道,最大高低差約135公尺,像把中環濃縮成一段移動的走廊。
原為通勤設計,它讓上坡變得輕鬆,也因此每個出入口都成了串聯景點與店的節點。沿途視野開闊,扶手欄杆不高,既方便拍照,也利於觀察街巷節奏。
800公尺、最大高低差135公尺:一段就能看見中環縮影
特色 | 說明 | 實用提示 |
---|---|---|
長度與高低差 | 約800公尺,最大135公尺 | 選擇中段上下出入口可節省步程 |
用途變化 | 通勤工具→旅遊地標 | 利用自由進出串聯美食與景點 |
視覺特色 | 開闊欄杆與分層街景,適合攝影 | 站穩並留意安全,使用寬角或中焦段拍攝 |
中環半山手扶梯速覽:位置、路線與運行時間
從港鐵中環站出來,跟著人潮走約五分鐘就能到達扶梯起點──位於皇后大道中與閣麟街交叉口旁的中環街市。地標清楚、路線簡單,非常適合第一次來的旅人。
怎麼到
我們建議從中環站出口直行,五分鐘內抵達中環街市入口。到達後可選擇任一出入口開始當日行程,方便又省力。
運行方向與時段
時段必記:平日06:00–10:00為下行,10:20–午夜為上行。想省力上山就等到10:20後上行;想拍向下延伸的城市景,清晨下行最有感。
路線重點
全線約800公尺,串連皇后大道中、閣麟街、荷李活道、羅便臣道至干德道。沿途多個街口有出入口,等於把扶梯當作「接駁平台」,想去哪裡就跳出再回來。若要新增行程,新加幾個短暫停留點,可以把PMQ或都爹利街納入路線。
項目 | 資訊 | 建議 |
---|---|---|
起點 | 皇后大道中 × 閣麟街(中環街市) | 從中環站步行約5分鐘到達 |
運行時段 | 06:00–10:00(下行)/10:20–午夜(上行) | 依拍照或省力需求調整出發時間 |
全長 | 約800公尺 | 不停走約20分鐘,建議留1.5–3小時慢遊 |
中環至半山扶梯探店:怎樣搭、怎樣逛最省力
技巧:任一街口自由進出,無需從頭搭到尾
若要探店密集區,建議先順行上行到高點,再一路下逛——餐廳與小酒吧較易串接。雨天則把拍照重心放在有騎樓或遮檐的街口,採短距離接力方式在扶梯與店間移動。
視角:扶手欄杆不高,沿途俯瞰中環巷弄人流
欄杆低的好處是視野廣,但也要注意安全。我們建議靠右站,左側留給急行通勤族;想拍城市走廊感,可在兩街口之間的中段取景,收納樓宇立面與人流層次。
- 尖峰:體驗為主,短暫停留。
- 非尖峰:可在欄杆處多停兩秒觀察人潮節奏。
- 餐飲安排:輕食放前半段,主食放後半段,補充能量剛剛好。
導航小技巧:以中環街市、都爹利街、PMQ 為中繼點,分段前進不迷路。我們會在後文列出各出口對應的熱門打卡點,幫你把「下扶梯就到店門口」的效率拉滿。
沿線人氣景點清單:SOHO、蘭桂坊到石板街一次打包
SOHO 與蘭桂坊的節奏
SOHO白天適合輕食與咖啡;蘭桂坊夜晚人潮多,非周末移動更方便。我們建議把輕鬆行程排在前半段,晚上再享受夜生活!
砵典乍街與電影場景
砵典乍街是法定一級古蹟,石板路常見於港片取景。想拍好照片,早晨或黃昏光線最佳。
- 都爹利街:18:00後煤氣燈點亮,別忘了到「冰室角落」星巴克拍復古內景。
- 嘉咸街×荷李活道:壁畫是熱門打卡點,廣角取全貌、標準焦段拍人像。
- 文武廟與PMQ:宗教與創意並存,午後轉逛設計選物很合適。
景點 | 特色 | 建議時段 |
---|---|---|
SOHO / 蘭桂坊 | 咖啡、餐酒、夜店 | 白天 / 晚上 |
砵典乍街 | 一級古蹟、電影場景 | 上午或黃昏 |
都爹利街 / 嘉咸街 | 煤氣燈、壁畫、文藝拍攝點 | 傍晚至下午 |
我們會在後面以「出口對應」方式,教你按路線把這些景點一口氣打包,不走冤枉路。
美食口袋名單:從早茶到燒鵝的在地風味
九記牛腩的上湯牛腩伊麵湯頭濃郁,適合走動後補充能量。一樂燒鵝(中環士丹利街34–38號)為米其林一星,營業時間:週一至六10:00–21:00;週日及公眾假期10:00–17:30,建議提早到場避開人潮。
- 都爹利街星巴克有復古「冰室角落」風格,適合拍照休息。
- 壇島咖啡餅店在士丹利/威靈頓街附近,雞批與港式西餅很受歡迎。
店名 | 推薦理由 | 建議時段 |
---|---|---|
蓮香樓 / 蓮香居 | 傳統早茶,點心車文化 | 上午 |
蘭芳園 | 絲襪奶茶+菠蘿油,扶梯旁補給 | 上午至下午 |
泰昌餅家 | 現烤蛋撻,酥香熱氣可拍照 | 下午 / 回程甜點 |
九記牛腩 | 上湯牛腩伊麵,湯頭重口味 | 中午或晚餐前 |
一樂燒鵝 | 米其林一星,皮脆肉多汁 | 午餐或晚餐(建議預早) |
若遇排隊,我們會建議先新加一個短程景點(例如PMQ)再回來,效率更高。用最短步程,把最想吃的幾家串成一條合理路線吧。
電影與城市記憶:在扶梯與街角重溫港片場景
重慶森林的移動視角
《重慶森林》中王菲偷看梁朝偉的片段,就是在扶梯取景。站在同一位置,你能感受人群穿梭與霓虹節拍,捕捉那種既孤獨又浪漫的城市情緒。
石板街與都爹利街的時代光影
砵典乍街的大石階,出現在《無間道》《色·戒》《花樣年華》等作品中,是時間質感的來源。都爹利街在18:00後點亮煤氣燈,氛圍特別適合拍情感鏡頭。
- 拍攝建議:低角度+長焦壓縮畫面,或夜間1/4–1秒慢門拉出光跡。
- 人潮技巧:整點後5–10分鐘移動,避開團客高峰。
- 拍攝禮儀:勿阻塞出入口,尊重店家與行人。
場景 | 代表作品 | 拍攝重點 |
---|---|---|
扶梯 | 重慶森林 | 移動視角、人流層次 |
砵典乍街 | 無間道 / 花樣年華 | 低角度、石階質感 |
都爹利街 | 多部愛情場景 | 18:00後煤氣燈、暖色光線 |
路線小貼士:把扶梯—石板街—都爹利街串成半日線,我們會在地圖上標出對位點,讓你更接近電影構圖。
建議路線與時間配置:半日到一日的清單式玩法
半日輕鬆線
從中環街市上扶梯出發,建議10:20以後上行最省力。先在SOHO慢走,下午前往都爹利街卡位看煤氣燈,順道在星巴克冰室角落小歇。
夜晚移動到蘭桂坊,微醺收尾。
美食優先線
早餐在蘭芳園打底,再到九記牛腩補能。之後搭扶梯上行到PMQ逛設計展,晚餐鎖定一樂燒鵝,飯後以泰昌餅家蛋撻當甜點。
文化取景線
白天走砵典乍街、嘉咸街壁畫與文武廟,午後逛荷李活道老建築,黃昏回到扶梯捕捉城市夜景光影。
路線 | 重點時間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半日輕鬆線 | 10:20上行、18:00都爹利街 | 分段搭乘最省力 |
美食優先線 | 早午餐→晚餐(提早到一樂) | 室內備選:PMQ/星巴克 |
文化取景線 | 上午壁畫、黃昏扶梯夜景 | 留意光線與人潮 |
貼心提醒:遇雨把室內停留提高,穿好走的鞋並備輕便外套。若時間寬裕,可把太平山夜景當後段選項,再經泰昌取甜點收尾。
拍照與實用小技巧:現在就能用的在地建議
清晨或傍晚,扶梯與街口的光線最友善,正是捕捉城市細節的好時機。我們整理一組立刻可用的拍攝與行動提示,幫你在短暫停留中拍出更有故事感的畫面。
避開尖峰與抓住街口構圖
建議時段:避開上班尖峰,選在10:20剛上行或傍晚後段拍攝,扶梯人流順暢,站位更好取景。
街口出入口是構圖黃金點——能把巷弄斜線、招牌與人潮同時納入。拍完留有撤退空間,避免阻礙通行。
夜間氛圍與實用裝備
都爹利街煤氣燈在18:00後點亮,建議提高 ISO 或用小型腳架(並遵守現場規範)。蘭桂坊夜色豐富,平日晚上取景更從容。
- 欄杆不高利於俯拍,但務必把相機或手機繫好安全繩,靠右側站立,兼顧安全與禮貌。
- 石板街白天強調紋理、黃昏強調陰影層次;嘉咸街先廣角再換標準焦段拍人像。
- 突遇大雨,暫移到有遮檐街段或咖啡店待候,並備鏡頭布與濕紙巾維持畫面清晰。
- 想拍動態人流,可在扶梯中段試 1/10–1/30 秒慢速快門,捕捉城市移動感。
結論
扶梯不只是交通工具,而是一條把中環的歷史、街景、電影與美食串起來的城市動線。全長約800公尺、最大高低差約135公尺,運行時段也會直接影響你的體驗──06:00–10:00下行、10:20–午夜上行。
我們建議以10:20後上行為主軸,分段搭乘與街口出入能讓行程更有效率。黃昏回到都爹利街看煤氣燈、或在蘭桂坊收尾,都是很好的節點選擇。
半日行程能吃到SOHO咖啡與PMQ設計選物;一日走得更深,還能在一樂燒鵝、泰昌蛋撻間填滿味蕾。想追電影記憶,就在扶梯、石板街與煤氣燈下找你的畫面。
總之,帶著彈性與好奇心來走一圈,不只打卡,而是把城市的味道、聲音與光影帶回家。